旅遊景點 Travel
-
新竹賞櫻必訪新竹公園
新竹櫻花賞櫻必訪新竹公園,每年二、三月是新竹公園最繽粉美麗的季節!公園種植櫻花的品種多樣,有來自日本的河津櫻、富士櫻、大島櫻、吉野櫻和台灣原生種的山櫻花,大約有850棵櫻花會陸續盛開綻放,在這裡一次就可看夠不同繽紛色澤的迷人櫻花盛開。來日本品種的「河津櫻」盛開的花朵呈粉色系,二月中旬起陸續綻放盛開到三月中,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燦爛繽粉!盛開的河津櫻更吸引了蜜蜂、蝴蝶認真採蜜、伴舞。 新竹公園內包含了麗池、九曲橋、日式建築、玻璃工藝博物館、風城願景館、圓型廣場,還有一條櫻花大道,全新整修後還有1.8公里步道與大階梯,生態流水小河,重塑日式園林建築景觀。輕鬆用不同角度好好欣賞櫻花的繽粉,建議一定要「圓型廣場」走上一圈並與『潘朵拉寶盒之秘密』玻璃裝置藝術一起拍拍照,也可以準備簡單的輕食點心在櫻花樹下野餐,更可躺臥在櫻花樹下仰望欣賞,感受櫻花與藍白雲相應,或迎風飄落灑下的美景。整個新竹公園共有兩個出入口,主要是東大路一段與公園路交界處,走入橫跨麗池的橋樑左側就是玻璃工藝博物館,另一個次要出入口在光復路,靠近麗池與噴水區和日式建築區。新竹公園外有路邊停車位,停車相當方便,若是是搭火車前來,可在新竹火車站借用Ubike騎乘,公園斜對面就設有Ubike站可還車,相當方便!
距離本店約5~7分鐘 -
新竹市眷村博物館
新竹市眷村博物館位於新竹市北區東大路二段,為了眷村文化得以保存,新竹市政府於2002年陸續啟用,博物館為1970年的建築,全棟樓高三層樓,一樓為眷村歷史背景區,陳列展出眷村的歷史,包含新竹47個眷村的文獻記錄,二樓為眷村生活情境區,以造景的手法呈現眷村的生活文化,模擬了舊廚房、舊客廳、街道,還有當時生活和與軍用品的靜態展出,讓人穿越時光隧道,體會並了解過去的歷史和生活形態。相當好拍的眷村博物館外牆面彩繪上,畫有當時的建築和鮮艷的紅色小門,四種不同機型的戰鬥機飛翔其中,復古房舍、吉普車、賣山東饅頭的老伯伯、翻牆的小孩、偷咬香腸的黑狗和「愛國親民」的標語,以逗趣的呈現,讓人在輕鬆玩樂中還多了無限的想像。戶外廣場保留了上一次特展「眷村子弟的飛行夢」所設置的六台造型小飛機,各有特色圖樣,限重20公斤,很適合讓小朋友入座玩耍。眷村博物館入口前方還有一大「眷村子弟的飛行夢」主題大圖,徐徐如生的戰鬥機也是很好當拍照背景。 三樓目前展出「小小火柴盒的時空記憶」時間至108年2月28日,展出約1500個各式小火柴盒,是今年高齡90歲的孟繁興伯伯,自50年代藏至今,其收藏的三分之一精選,還有珍貴的金屬火柴盒,這裡的每個火柴盒都有故事。 入口處有超大造型的火柴盒,裡頭還有放大版的火柴可拿出來拍照,充滿舊記憶 火柴已經消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,或許小朋友都不知道那是過去的記憶,柴盒上印製的各式圖樣,也是文化的軌跡。 免費參觀,參觀時間:09:00~17:00 (週一及民俗節日休館)
距離本店約7~10分鐘 -
青青草源溜滑梯
青青草源溜滑梯位於新竹市青青草山丘陵內一處山坡,在高地差約100公尺的山坡興建了四條洗滑石水泥材質的溜滑梯,最短的兩條適合為幼幼班等孩童嚐試體驗玩樂,另外兩條長度與坡度更為斗俏適合大人與親子共同玩樂,短短滑行體驗約僅有6秒鐘,瞬間高地差的視覺與壓力、風吹,讓人驚嘆連連樂在其中。青青草源溜滑梯旁設有簡易版的玩樂設施可供爬行穿越,玩累了,一旁還有座小型木屋可供短暫休憩歇歇腳。到訪青青草源之餘建議您可就近前往大片綠地草原區,盡情地在草地上奔跑,放風箏,或張開雙臂吹著屬於有風城才有的風。導航座標:東經120∘55’31”北緯024∘46’21.9”
距離本店約17分鐘 -
黑蝙蝠中隊文物紀念館
黑蝙蝠中隊文物紀念館位於新竹市東區東大路,原址過去就是聞名中外的「黑蝙蝠中隊」的營區所在地,記念館參考當年美軍顧問團宿舍形貌外觀建造,包括地下、地上各一層,戶外有小型廣場還有東大飛行公園。館內介紹黑蝙蝠中隊英勇事蹟,過去那年代的故事完整文史文物陳列呈現,並分為五主題展區;大時代的故事、暗夜黑蝙蝠、超級任務、北斗七星下的勇者、隊員生活剪影,讓更多人了解,緬懷過去黑蝙蝠中隊隊員們保家衛國精神,具有特殊紀念意義。 新竹市東區東大路二段16號 (03)5425061開館時間:週二至週日,09:00~17:00參觀費用:免費
距離本店約7分鐘 -
新竹城隍廟
城隍爺也有分大小?別懷疑,按習俗「城隍」就像是陰陽間結合法官、檢察官與警察功能的父母官,因行政區域而有階級的區分,而自1748年興建至今兩百餘年的「新竹城隍廟」,不僅歷史悠久,層級更是最高的「都」城隍!「新竹城隍廟」雖歷經百年,但雕樑畫棟依舊能看出它的莊嚴宏偉,名氣遠播的程度,連清朝光緒皇帝都御賜「金門屏障」的匾額。當然來到新竹,這新竹人信仰中心的「城隍廟」定要來瞧瞧,其實「城隍廟」這名詞,也早已與「美食」畫上等號!原來「城隍廟」一帶,也是全新竹小吃聚集最多且最熱鬧的「美食天堂」,在這,你可以吃到全新竹最知名的「新竹米粉」、「新竹貢丸」與「新竹肉圓」。緊臨一旁的「西大發」城隍包專賣店也是值得您購買伴手禮的特色美食名店。 景點說明來源:旅遊趣www.travelfun.com.tw
距離本店約2分鐘 -
油桐花季玩新竹
2019新竹客家桐花祭開幕典禮於4月20日星期六於新竹關西著名景點「東安古橋」舉行,這座古橋興建於日據時代有80多年歷史,也是著名偶像劇的場景,白天可漫步牛欄河畔逛逛桐花市集,一覽古橋與牛欄河相映美麗景色,入夜後的音樂會與絢爛光雕秀,可感受科技的光影結合歷史古蹟撞擊的花火。新竹客家桐花祭,將於4月20日起至5中,推薦賞油桐花的好去處有內灣的橫山、湖口、尖石、北埔、峨眉、竹東、新埔等地。到訪可踏著輕慢的步伐前進,享受小徑悠閒的時光,遠離大群遊客的吵雜,自在而幽靜地在林間漫步。一棵棵高大的油桐樹上滿是白花,一陣風吹過油桐花翩翩飄落,在風中旋轉著優雅恣態,有如五月白雪紛飛的景致。如果妳想捕捉桐花的美麗畫面,建議妳最好早點出發,在遊客們還沒有踏過落在地上的桐花前,搶先拍到獨家畫面,而且早晨還沒有被太陽強力曝曬前的桐花,是最新鮮也最美的! 2019新竹油桐花地圖
距離本店約30分鐘 -
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
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位於新竹縣竹北區文興路上,為全國第一個「客家文化保存區」,區內保有兩百年歲月的古厝和聚落建築,還有一座完整的林氏家族三合院,部份建築還有人居住著,一旁還有生態池、稻田、以及倒塌後保留的舊建築、爐灶和房舍格局,除為過去六家農村的歷史留下見證外,亦成為當地的自然公園。 保存區內共有多間特色文創小店進駐,有咖啡、輕食、也有手作品和當地小食,更有農會進駐其中,以文青的小店販售新鮮蔬菜。此外,戶外廣闊的綠地草地上更會有裝置藝術展示,非常適合文青族,來此悠閒漫步拍照取景,或是親子同遊踏青。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地址:新竹縣竹北市文興路一段123號座標:東經121∘01’37.3”北緯024∘48’41.2”
距離本店約12~15分鐘 -
竹塹城迎曦門
城隍爺也有分大小?別懷疑,按習俗「城隍」就像是陰陽間結合法官、檢察官與警察功能的父母官,因行政區域而有階級的區分,而自1748年興建至今兩百餘年的「新竹城隍廟」,不僅歷史悠久,層級更是最高的「都」城隍!「新竹城隍廟」雖歷經百年,但雕樑畫棟依舊能看出它的莊嚴宏偉,名氣遠播的程度,連清朝光緒皇帝都御賜「金門屏障」的匾額。當然來到新竹,這新竹人信仰中心的「城隍廟」定要來瞧瞧,其實「城隍廟」這名詞,也早已與「美食」畫上等號!原來「城隍廟」一帶,也是全新竹小吃聚集最多且最熱鬧的「美食天堂」,在這,你可以吃到全新竹最知名的「新竹米粉」、「新竹貢丸」與「新竹肉圓」。緊臨一旁的「西大發」城隍包專賣店也是值得您購買伴手禮的特色美食名店。景點說明來源:旅遊趣www.travelfun.com.tw
距離本店約5分鐘 -
十八尖山公園
十八尖山公園位於新竹市東南,由十八個低矮山頭連結而成,最高點在介壽亭附近,海拔也只有128.9公尺,山雖不高,但由此處遠望,北向可見新竹市區,東邊是頭前溪與鳳山溪,西面是台灣海峽,最知名的大霸尖山,在天氣好的日子裡,向東南一望,特殊的山頂一望即見。十八尖山森林公園面積有40萬坪,規模不能算小,十八尖山在清代因為山勢連綿,好似屏風,被訂為學宮的案山。 日據時代建設成為遊覽公園。光復後,新竹市政府曾訂為新竹市第1號公園,取名為「東山公園」。而在新竹科學園區設立之後,新竹市區不斷擴大,東山公園重新規劃整頓,建立了新的森林公園。目前這裡規劃有十八尖山、高峰植物園、古奇峰風景區、青草湖風景區等,原來人煙往來稀少的十八尖山,一變而成都會型自然公園。十八尖山森林公園區不論車道、步道,林茂路平,花卉整齊,空氣清新,這裡的油桐樹不少,每到四、五月桐花季一來,這裡也是最接近市區的賞花地點。地址:新竹市博愛街5巷底 座標:東經 120∘59’11” 北緯 24∘47’43”交通資訊:1.公園入口處有汽車與機車停車場。2.可於「新竹火車站」搭乘1、1甲、2、5、31新竹客運前往,於「水源地站」下車再步行前往即可。
距離本店約15分鐘 -
玻璃工藝博物館
玻璃工藝博物館位於東大路,原來是日本皇族及高官來台巡視時的行館。館內總面積約一千九百平方公尺,仿歐式斜屋頂與磚造建築,加上現代式平屋頂洗石子牆面的銅筋混凝土建築,使得玻工館至今仍能保有東方現代化建築的歐洲風格。不論外部庭園景觀或內部空間格局,都具有居家的親切氣氛,精緻、細膩是玻璃工藝博物館傲人的獨特性。 博物館內分為展示區、玻璃工房、圖書視聽室、網路工作站和展售區以及餐飲等。其中展示區展示實物及模型呈現玻璃的發展,並定期展出玻璃工藝作品;而玻璃工房則設立玻璃製作設備,包括窯爐、加工研磨器具。館內除了陳設玻璃作品外,還積極推動工房教學,讓民眾在視覺欣賞外,還能進一步創作,以貼近玻璃工藝帶來的另一種震撼,非常值得細細遊覽。 景點說明來源:旅遊趣 www.travelfun.com.tw
距離本店約7~10分鐘 -
青青草原
青青草原位於新竹市香山丘陵內,佔地面積約60公頃,過去為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放牧地點,後為新竹師院遷校預定地,因師院遷校改弦易轍,教育部決定廢止遷校計畫,後由市政府進行低度的整理開發,提供新竹市市民休閒使用,而整個範圍內以西北區位為佔地廣闊的草原現況,並保由原有牧草區與林像,廣植山櫻花、楓林、油桐步道銜接主要的五大草原,搭配小型生態池與果樹的植栽,提供市民休閒娛樂的大型公園,讓民眾得以放鬆身心至此享受大地的寧謐之美。 地址:新竹市香山區草原路導航座標:東經120∘55’31”北緯024∘46’21.9”
距離本店約16分鐘 -
辛志平校長故居
辛志平校長故居為日本殖民台灣時期新竹中學所附屬的校長宿舍,新竹中學後來遷至十八尖山下,原校改為新竹女中,但校長宿舍並未隨之遷移保留於原址。辛志平校長為廣東羅定人,畢業於國立中山大學教育學系,二次大戰末期曾擔任軍職多年,在日本投降後,辛志平校長申請退伍,為了將日本在台灣所施行的殖民地教育改變為中華民國教育,而來台接收新竹中學。 為台灣光復後第一任校長辛志平校長故居為一日式木造房舍,座北朝南,除了建築本體外,周邊為庭園環境,室內空間設有玄關、廊道起居等,北側更設有半戶外之綠側空間作為欣賞庭園之用,故居室內以靜態陳列展出相關文物。 地址:新竹市東區東門街32號電話:(03)5220351參觀:10:00~18:00(週一休息)
距離本店約6分鐘 -
新竹消防博物館
新竹消防博物館除了展示新竹市的消防歷史與歷年來的消防文物外,整座博物館也提供了各項防災教育、演練,而且還保留一個消防分隊,維持救災工作。所以,這座博物館可是個「活生生」的教育館。館內劃分幾個區塊,包括展示消防文物與救生器材的大廳、煙霧體驗區、滅火體驗區、消防設備操作區、特展區、逃生體驗區等。 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各種體驗區,妳可以體驗火場煙霧瀰漫的臨場感;學習各種滅火技巧,包括消防栓的使用、各類滅火器操作、唧水幫浦等;還可學習操作逃生設備,從緩降機、逃生梯到滑袋等,也有心肺復甦術的訓練。妳如果能按照館內的陳列方向仔細學習,出了博物館,相信這些防災知識技能定能使妳臨危不亂。 參觀費用:免費(參觀人數超過10人,可預約導覽)開放時間:09:00~12:00、13:00~17:00(週六至晚間九點、週一休館)交通訊息:由新竹火車站步行前往約需10分鐘可抵達。景點說明來源:旅遊趣 www.travelfun.com.tw
距離本店約5分鐘 -
香山濕地賞蟹步道
香山濕地賞蟹步道位於新竹市,位於南寮漁港的與風情海岸之間,也是17公里海岸線自行車道「海八景」之外的新景點,賞蟹步道長度約250公尺,以生態工法興建,由岸邊向大海延伸,最後有一圓弧型彎道相連,步道離濕地高約一至二公尺間,可就近觀察能適應海水漲退等天然環境因素,而能夠生存下來的各種招潮螃蟹類與彈塗魚等生態物種,其中,招潮蟹就有弧邊招潮蟹、清白招潮蟹、萬歲大眼蟹等至少三種。 往南向的遠方眺望還可見風力發電車隨風擺動旋轉, 傍晚時分,望著西斜的夕陽,遠眺紛飛的候鳥,景致悠閒愜意又迷人。另外,提醒您,為了遊客安全與濕地環境不少打擾,步道於晚間和海水漲潮前後二小時是封閉不開放。
距離本店約17分鐘 -
新竹影像博物館
新竹影像博物館位於新竹市中正路,前身是日據時代的「新竹市營有樂館」,於1933年開幕啟用。有樂館是全台第一座擁有冷氣設備的戲院,台灣光復後改名為「國民大戲院」,戲院不只播放電影,同時也是音樂會、歌舞劇的表演場地,甚至入伍徵召也在此。可以想見國民大戲院在新竹地區的重要性。經過市政府的規劃改建,戲院轉型成「影像博物館」,並於2000年正式開館營運,將過去一甲子的發展過程,用文物典藏、影帶播放等方式,供民眾參觀學習,並進一步提供另類展場,使得影像博物館與民眾的互動更加緊密。影像博物館分為前後兩棟建築物,前棟是多功能性的表演劇場,除了可欣賞電影外,座椅收起後便成了舞台,可供劇團演出。後棟是靜態影像展示館,安排各種靜態影音展覽。博物館前的「有樂廣場」,每逢節慶還會有團體進行戶外表演。矢志推廣藝術文化,影像博物館在新竹地區確實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。 景點說明來源:旅遊趣 www.travelfun.com.tw
距離本店約5分鐘 -
南寮旅遊服務中心
南寮旅遊服務中心位於新竹南寮漁港,是新竹市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的新景區,四周由草坪、樹叢包圍的旅遊服務中心樓高五層,外表塗裝成藍白兩色,圓形的屋頂,頂端有一個艦橋式的觀景台,觀景台上可全覽整個南寮地區與台灣海峽擺盪的海浪。與南寮漁港間的大片草片,全家大小可以乘著新竹有名的風,輕易放起風箏,其樂融融,也因此,每逢星期假日常可見全家大小一起來此遊玩放風箏。南寮旅遊服務中心是一個仿希臘風格的藍白建築,外觀塗面是採新竹最著的傳統工藝玻璃,建築呈大船狀,有甲板,有艦橋,艦橋就是觀景台,服務中心內部還有傳統產業展覽區,呈現新竹在地特色。遊客中心旁是貝殼公園、舊港水域遊憩區。景點說明來源:旅遊趣 www.travelfun.com.tw
距離本店約20分鐘 -
17公里海岸線
有沒有這麼一條海岸線,讓你可以迎海風、目逐浪,高興的時候可以騎著自行車盡情馳騁,累的時候可以席地而坐升火烤肉,望著西斜的夕陽,遠眺紛飛的候鳥,讓你在一天之內,玩得盡興,也充滿回憶?新竹市政府便以這短短17公里的海岸線,以「海八景」的八種主題,豐富你難忘的看海記憶!出發前,可別忘了先拜訪美麗的遊客中心,藍白相間的建築,突顯地正是這17公里將帶來的地中海式熱情。景點說明來源:旅遊趣 www.travelfun.com.tw
距離本店約20分鐘 -
南寮漁港
南寮漁港位在新竹巿西北郊,早期是南北漁船返航路之終點,也是各地魚貨漁船的集散地,有『南寮歸帆』雅稱。港外有一道彩繪海洋生態的防波堤,是南寮漁港的標誌,漫步在堤上欣賞日落和爭艷的風箏,享受海風拂面,十分愜意;南寮漁港已設立遊艇碼頭,是許多私家漁船的停泊點,同時有夜釣或釣小管的行程。另外,在沿海十七公里風景區,加上漁人碼頭、漁村文化博物館、環港步道等旅遊景點設施,結合新竹漁港的觀光發展潛力,使得南寮漁港已經成為民眾假日出遊的絕佳去處。港內占地1,200坪的魚產直銷中心,包含生鮮海產區、生鮮海產區,販賣的是新鮮活跳的海鮮,價格便宜;而海鮮美食區,則是擁有不少的熟食攤,各式美食應有盡有,民眾不僅可以在採買海味,也可以直接坐下大快朵頤一番。 景點說明來源:旅遊趣 www.travelfun.com.tw
距離本店約20分鐘 -
張學良故居
1936年發動「西安事變」的少帥張學良,一生歷經55個年頭的軟禁生涯。1946年由重慶轉至台灣後,就居住在新竹縣五峰鄉直至1959年轉至高雄西子灣,共在這處當年日人稱「井上溫泉」,後改稱「清泉溫泉」的地方居住了13年。近年來,新竹縣政府先後投入了6000萬元重新整修了張學良清泉故居,並選在2008年西安事變的同月同日開放參觀,希冀讓大家都能享受這裡的山水及溫泉特色。張學良故居,是一棟日式的黑瓦農舍建築,造型與週遭山景相當融合,雖然重新修建的屋舍,感覺太新,但是當地的老人都說與記憶中的原來建築完全一致。目前這裡建制成張學良的紀念館,館內陳列與張學良相關的史料,透過影片介紹、老照片、老地圖、老文件等等,敘述中國近代史上最傳奇的少帥一生。參觀時間:每日09:00~17:00 參觀費用:免費交通資訊:大眾運輸:新竹客運→竹東往清泉於清泉站下車步行即可到達。開車前往:北二高竹東交流道(90公里處)→120線道→右轉123縣道(竹林大至竹東)→122線道南行經五峰鄉即可達。※桃山隧道限高3.5米,禁行大型遊覽車,請搭乘20人座以下中型巴士、或其他車輛前往。景點說明來源:旅遊趣 www.travelfun.com.tw
距離本店約80分鐘 -
北埔冷泉
北埔冷泉位於北埔鄉內大坪的北埔冷泉是大坪溪的源頭,與蘇澳冷泉並列為全台僅有的兩處冷泉,北埔冷泉水溫終年維持在10到20度之間,由於是罕見的碳酸與硫磺共生泉,使得夾帶泥漿的冷泉水看起來有些黃濁,初來此地的人,可能會誤以為泉水不乾淨。略帶鹹味的冷泉水據說還有治療皮膚與腸胃的功效。北埔冷泉浴池的泉源有兩處,一個是淡水,一個是鹹水,除此之外,自從921地震後,大坪溪水量雖減,但同時也冒出不少新的冷泉出水孔,從吊橋上望著溪底,就會看到源源不絕的氣泡從河床湧出。當遊客一多,妳要是覺得在浴池內太擁擠,也可以選擇到溪邊安靜享受冷泉的浸潤與寬闊的自然空間。 北埔冷泉四周的景色相當迷人,除了原有的古樸吊橋,後來又加蓋了一座新的花崗岩裝飾的拱橋,眼前還有攔砂壩瀑布的水勢奔騰,夏季來此,透過冷泉的沁涼消暑,戲水、烤肉、釣魚、捉蝦都成了快意享受。 景點說明來源:旅遊趣 www.travelfun.com.tw
距離本店約40分鐘 -
內灣車站
內灣車站是內灣支線的終點站,原來內灣支線並未通車至此,是到了1950年左右為了因應林木及煤炭的運送需要,才興建內灣站。內灣站至今還保留著古樸的獨特建築風格,並設置一塊「通車紀念碑」,供後人紀念開闢鐵道的艱辛。 早期這裡是以蒸汽型火車為主,由於內灣站是支線的終點站,所以火車必須「倒車入庫」,進入加水站補充蒸汽鍋內所需的水量,才能帶動蒸汽運轉。雖然現在的觀光列車相當舒適,當然也不是用蒸汽發動,不過這個加水站還在喔,因此妳一定要來看看這個老古董,想像一下當時「火車加水」的畫面,相當有趣。 由於觀光業的帶動,車站外頭就是傳統的客家美食街,店面繁多,一路吃吃喝喝不成問題,週末時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。建議妳,如果想要享受一下小山村古樸的風貌,不妨利用週間來此一遊,錯開人潮更能感受內山的僻靜,這也是何至今內灣站仍是不少影片或 MTV最受歡迎的取景地點。 景點說明來源:旅遊趣 www.travelfun.com.tw
距離本店約40分鐘 -
清泉吊橋
清泉吊橋位於新竹縣五峰鄉內的,清泉風景區內有三座吊橋,全是日據時代所建的,因為不是重要橋樑孔道,又沒有歷史源流,就直接命名為清泉一號、二號、三號吊橋。現在遊客進出,通往張學良故居的清泉吊橋,應是3號吊橋;而命名為1號的吊橋,經過1996年的重修後,高26公尺、寬1.4公尺、長165公尺,以高超的姿態,雄距上坪溪兩岸,而橋寬僅1.4公尺,僅供一人通過,至吊橋最高處可以獨自俯瞰整個清泉地區,河水的流向就是竹東鎮,山谷中涼風徐來,吊橋輕盪,真有山中僅一人之感,但是,這僅限藝高膽大的人,膽小可不行,每每在山谷中迴盪的不是潺潺流水聲,而是男女的驚叫聲。 一號吊橋一旁是作家三毛曾經住過的房舍,對岸下方則是張學良故居。一號吊橋接著清泉步道,慢慢循著步道,就可找到2號吊橋,與前兩個吊橋不同的是,二號吊橋脫離了人群,雖然顯得孤零零,更有一種遺世而獨立的美。景點說明來源:旅遊趣 www.travelfun.com.tw
距離本店約80分鐘